

3月3日下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陜西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圖為代表們認真審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和會議議程。本報記者 母家亮攝
又一次踏春而行,又一次兩會啟幕。肩負著全省人民的期待與重托,在陜全國人大代表與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抵京出席全國兩會。
發展所需、民意所指,正是履職所向。懷揣共識,代表委員們一年來深入走訪調研,認真研究思考,收集意見建議,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擔當。一份份建議提案,見證著代表委員們的履職足跡、為民情懷,也將匯聚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加快建設線上技能培訓優質公共資源平臺
“今年我的建議是加快建設線上技能培訓優質公共資源。”作為一名一線技術工人,全國人大代表徐立平始終心系生產一線。如何精益求精地干好工作是他最關心的事。
徐立平的工作是用特制刀具給火箭固體燃料藥面進行微整形,使其符合設計要求。30多年來,徐立平整形的產品始終保持著100%的合格率和安全事故為零的紀錄。
在工作中徐立平注意到,現在工人的培養方式還是主要靠崗位技能培訓、“一對一”師傅帶徒弟等傳統方式。
在徐立平眼中,“特種、小眾”工種的人才培養與技能提升對許多領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徐立平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快認定“特殊、小眾”工種,并與職業院校合作,利用優質師資開發相關課程,壯大教育教學公共資源庫;同時,為技能人員提供系統、規范的培訓,定期更新理論知識點,促進技能人員整體理論、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目前,網絡技能培訓和學習已經成了很多人求職、在崗能力提升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線上公共學習資源與線下教育資源互為補充,將為全民學習、終生學習提供資源保障。”徐立平說,“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推出線上技能培訓優質公共資源,建設開放的、權威的學習網站。同時,對線上各類學習平臺進行整合、分類,提供企業職工崗前和在職培訓學習公共課程,按照課程免費學習或申請認證合理收費的模式提供培訓服務。”
鞏固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基石
赴京的前兩天,全國政協委員鞏富文還在調研陜西自貿區的建設情況。“還有一點時間,我想再了解下最新情況,完善一下提案,把建議做得更精準些。”鞏富文說。
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陜西自貿區自掛牌以來,在促進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中貢獻日益凸顯。鞏富文連續多年關注陜西自貿區的發展,尤其是在加強我省自貿區法律服務和司法保障方面,提出許多建議。他認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經濟衰退的新形勢,亟須以法治手段為自貿區改革保駕護航,將法治貫穿于試驗和改革始終,充分、持續、平等地釋放改革紅利。
今年,經過深入調研和思考后,鞏富文撰寫了一份關于“鞏固法治基石、助推自貿區發展”的提案。他建議在堅持合憲性原則、立法統一原則、與國際慣例接軌原則的基礎上,對自貿區整體運行情況進行科學完整的評估,制定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在國家立法的指導下,完善地方立法和配套細則,形成法律、法規、規章等協調配合的法律體系。
同時,針對自貿區的特殊性,鞏富文特別提出,在自貿區范圍內構建一個融司法、行政、仲調、機構、院校為一體的區域性法律服務“生態圈”,共同為自貿區中外市場主體提供豐富、便捷的法律服務和富有創造性的糾紛解決方案。“作為一名法律界的委員,我一直在結合本職提出意見建議,希望通過法治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鞏富文說。
加強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
作為林業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昝林森非常關注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相關工作。2021年,昝林森再次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設的建議》,有力助推了秦嶺國家公園的獲批創建。
“我省在秦嶺大熊貓、朱鹮、金絲猴和羚牛的搶救保護和人工飼養繁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秦嶺國家公園的建設只是一個開始,下一步,我們還有很多后續工作需要跟進。”昝林森表示,目前,秦嶺大熊貓人工種群數量相對較小,建立純系秦嶺大熊貓人工種群還面臨一些困難。因此,在加大野外秦嶺大熊貓保護力度的同時,需要建設一個可以自我維持的純系秦嶺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
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保護瀕危動植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關乎人類生存和發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將繼續為秦嶺珍稀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建言獻策。”昝林森說。
今年,昝林森準備提交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尤其是“秦嶺四寶”和極小種群植物保護等10多個建議。“在建議建立可自我維持的純系秦嶺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的同時,我認為還應建立秦嶺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監測預警體系,加強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和秦嶺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系統研究。”昝林森說。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跟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新聞糾錯:80085816@qq.com
------------------------------------------------------------------------------------------------------------------------------------------------------------------------------------------------------